时间: 2024-05-31 11:09:08 | 作者: 新闻动态
2020年12月15日,天青日丽的寻常初冬日子,新冠病毒冲击下的世界即将告别紧张纷乱的这一年。当天上午,上海虹桥商务区主功能区北部,一个总建筑面积117420平方米的新建项目启动建设,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亲自宣告它的开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开工仪式上发表讲话。
摩天巨厦比比皆是的上海,三栋地面高度不过10层的建筑,何以担得上这般郑重其事?
这里,是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新建工程,也是上海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
2020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刚刚解除疫情防控一级应急响应的上海,第一次召开有1800多人参加的全市性电视电话会议——上海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市委书记李强提出:“要按照统一高效、响应迅速、科学精准、联防联控、多元参与的要求,加快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率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之路,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全世界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
也是在这次大会上,上海市出台《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以此为基础,《关于推进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实施建议》《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建议》等配套文件陆续出台,“1+N”的文件体系,就此定下了上海今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疾控体系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在加强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建设方面,《若干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市级疾控机构硬件设施项目和各类检测实验室、应急和科研平台建设”。
据介绍,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建工程建设项目今年3月才被提起,年内动议、年内立项、年内开工,可谓紧锣密鼓,动作极快。
新建工程由综合业务楼、微生物实验楼及理化实验楼组成建筑群。效果图看似不出挑,但大江东工作室了解到,这组建筑采用了灵活可变的布局方式,可最大化满足常态化及重大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等特殊时期的运行需要。
据悉,上海市疾控中心的建设,将强化公共卫生应急、健康服务和管理、科研与转化、教育与培训等四个核心功能。三幢新楼落成后,将用于建设上海市公卫应急指挥中心、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平台和一批高水平实验室平台。
作为超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龙头”,上海的疾控中心要管哪些“疾”?新发传染病、生物恐怖、环境职业危害、化学毒性、辐射泄露、食品安全……“疾控中心功能的内涵外延将不断拓展,必须着眼未来,前瞻规划。”上海市卫健委负责人说。
誓要打造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上海的眼界有多高,新建项目的要求就有多高。
对标的,是美国疾控中心、欧盟疾控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国际领先专业机构,以及中国疾控中心等国内领先的专业机构;楼内承载的重大设施和重点实验室,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前瞻性,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网络实验室、新发呼吸道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农药抗生素生物监测实验室、高分辨质谱识别预测实验室、体外替代试验中国验证中心、人畜共患病生态学实验室、代谢组学与生物暴露监测检测实验室、环境职业暴露模拟实验室、辐射流行病学实验室、生物样本库、菌毒种库和标准品库等……
显然,新项目将是上海疾控能力大提升之地,一如市长龚正所说,要为这座城市打造一个“现代化、智能化、高水平的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全面承载上海疾控体系现代化的需求,让各种急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问题在此“一锤定音”。刚刚经受住新冠疫情考验的上海,已在为防范下一次可能直面的公共卫生挑战筑基建坝了。
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上海,原本仅有普陀、青浦两个区级疾控中心的人均建筑面积达到地市级疾控中心65 平方米/人的标准。今年,上海16个区都召开了公共卫生建设大会,发布了公卫发展方案。截至11月,已有12个区推出区疾控中心异地或原地改扩建计划。动作快的,虹口异地重建工程已开工,长宁、杨浦原地扩建已启动改造,普陀、嘉定、金山、闵行拟于2021年动工,宝山原地扩建项目已立项……
此外,专用技术车辆如防疫车、感染性物品运输车、毒性物品运输车、检测车、消毒车等纷纷增加配置;实验室仪器设施和检验测试能力明显提高,各区实验室主要仪器设施平均数增至378台,已具备的检验测试参数平均为499项,最高的浦东新区更达到了723项——可以想见,“十四五”期间的上海疾控体系,硬件面貌将焕然一新。
从新冠疫情暴发到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一年,在流行病学调查、轨迹追踪、病毒溯源等方面,已有很多案例,证明了上海的疾控力量有多强大、联防联控机制有多么精准高效。比如2月份,上海仅用12个小时,就从茫茫人海中迅速协查到数天前经停的宁夏中卫确定诊出的病例在本市的63名密切接触者。再如大半个月前,在浦东机场一夜完成上万人的核酸检验测试,不到3天即找出新增患者的感染场所和病毒来源。
上海本就有一支靠谱的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队。这支队伍2012年成立,由60多人组成,涵盖卫生应急管理、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相关危险因素防控、实验室检测、精神卫生和应急临床医疗救援等专业,还有10多个车辆平台,仅消杀车就可以在1小时内对上万平方米污染热区进行消杀消毒。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一批现场调查人员、进驻各区疾控的现场调查联络员、公卫中心驻点专家、机场驻点防控人员,都是这支“国家队”的成员。如今,上海还要为这支队伍升级装备配置,包括建立高规格的移动防疫处置中心,配置P3实验室帐篷等高端设备,让他们能够更快完成突发公卫事件的应急响应,也为跨国传染病防控救援准备好。上海还将培养100名骨干力量,着手建设服务长三角职业相关中毒事件的应急快速处置队伍。
人才引进、培养,也是说做就做。上海已提出,要着眼长远,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梯队完整的疾控人员队伍,包括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一流公共卫生专家队伍等多个具体实际的要求,以便建成“疾病预防控制学科体系和公共卫生人才高地”。
今年7月、8月,上海已完成新招录的两批68名公共卫生人才的入职和培训,发布了首批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推出了公共卫生高品质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紧缺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在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期间,上海市疾控中心先后选送10名业务骨干赴海外知名机构参加半年以上研修,还与美国疾控中心持续合作,开展了五期上海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今年9月,65名上海健康医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生开始步入市、区两级疾控中心见习。上海健康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以及沪上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病原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灾难医学与卫生应急管理等公共卫生重点学科群建设与人才教育培训,都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疫情来袭,改变了人们对许多事情的看法。比如,21世纪最“贵”的,也许并不是人才,不是大楼、设备,而是平常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各种资源迅速凝聚到位、科学精准发挥功用的“体系”。
今年4月,张文宏医生曾这样解读上海市新出台的《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各位在生活中看不见‘体系’,实际上体系就在你身边,在基层一点一滴中。”
“上海这么大的城市,为何发病人数那么少?”这是与国外同行交流时,张文宏被问到最多的话题。“作为全方位参加了疫情防控的临床医生,我可以负责任地对大家说,2003年‘非典’和随后的禽流感,上海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就是这一个城市管理得比较好,而且这个体系每次都有更新。”
在盖楼、聚才的背后,上海正在“趁热打铁”,将新冠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固定成制度,完成新一轮“更新”,致力于构建一个灵敏高效、科学精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大疾控”体系,健全职责明晰、衔接有序、医防融合、中西医并重、保障有力的公共卫生综合服务机制,完善全人群、全周期、全流程的健康服务和管理模式。
新的三年行动计划中,包括了应急管理项目5项、能力提升项目3项、惠民服务项目1项和支撑保障项目4项,共计13项内容,9项与疾控体系建设紧密关联。其中,公共卫生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体系建设项目,将全面优化上海的超大城市症候群、疾病、危险因素和事件监控监测系统;病原检测实验室网络和平台建设项目,要确保对新发、输入、罕见和不明原因病原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预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系统建设,将实现多部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数据资源和基础数据库的充分汇聚,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备役”队伍建设,将研究确定不同级别应急处置队伍的人员选拔、组建、装备配备、物资管理、培训演练、人员待遇、奖励惩戒等制度。
老百姓看不见、医生们也未必会留意,今年上海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多装了一个“智能插件”,并且已在全市16个区433家医疗机构(全部公立医疗机构)33010个医生工作站投入应用。虽然国家早有传染病直报信息系统,但它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各自为政,对于传染病的发现、报告更多依赖医生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存在及时性差、数据不规范等问题。“智能插件”裨补缺漏,可以自动抓取相关医疗信息,大幅度降低了漏报、错报情况。上海全市327家发热门诊/发热哨点收集发热病人就诊信息、疾控部门研究疫情和预警应对,变得更高效精准。
此外,上海开发了学校病例管理模块,可实时动态显示全市各区学校相关发热病例就诊趋势和检验测试情况;2019年底建成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信息系统,已采集发热病例信息37万余条;腹泻病症候群综合监测信息系统,从2012年至今累计监测21万多个腹泻病例、采集2万多个标本,掌握了全市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病原谱、耐药谱等信息和变化趋势。
眼下,上海正在建设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服务云平台,12月上旬已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率先试点慢性病管理、免疫规划管理等指标结果的可视化展示。这是疾病预防控制业务领域首次实现的大数据汇聚与管理。通过对多源医疗数据的汇聚和统计分析,将实现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结核病管理、综合业务管理等疾控指标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下一阶段,上海要快速推进第五轮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说,依照国家对疾控体系改革发展的要求,上海正在研究新形势下的疾控体制机制建设发展趋势与战略重点,进一步落实平战结合和医防融合机制,研究市疾控-区疾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网络高效协同运行和创新发展的新建议,进一步落实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机制,拓展完善超大城市公共卫生社会治理机制,加快上海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